市政府办日前印发
《十堰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的出台
对十堰“十四五”残疾人事业
高质量发展提出了
哪些具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如何加强保障措施?
记者采访了市残联相关负责人
对《规划》作以详细解读
到2025年,全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和关爱体系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民生得到有效保障,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残疾人事业均衡发展,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
到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物质生活更为宽裕,精神生活更为丰富,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扶残助残文明进步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参与、公平发展的权利,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五大方面二十四小项。
一是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 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力度
《规划》提出,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参照“单人户”单独纳入低保。对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但生活仍有困难的重度残疾、一户多残或者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增发低保金。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和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将符合特困人员认定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范围。
??落实残疾人福利制度和优待政策
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做到动态调整、应补尽补。落实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用电、水、气、暖优惠补贴政策。落实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县、市、区)内公交车、免收停车费和肢残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等关爱政策,鼓励铁路、民航和医疗机构等为残疾人提供优惠便利。开展“信息助残·同心圆梦”活动,对残疾人有线(数字)电视费用、宽带和手机上网流量费用等给予优惠照顾。旅游景点和公园、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体育馆(场)、城市公厕等公共场所对残疾人实行免费开放并提供便利,鼓励民营文化体育游乐等场所对残疾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提高残疾人参加保险率和补贴待遇
全面落实地方政府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社会保险进行补贴等政策,帮助残疾人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落实好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政策,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住院,可不设起付标准,重性精神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的残疾人及精神障碍患者,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通过医疗救助给予补贴。
??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安全便利
将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优先解决住房安全问题。持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统筹考虑无障碍设施设备建设安装。
??实施残疾人托养照护关爱行动
落实托养服务机构扶持政策,兴建市、县残疾入托养中心,有效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就业年龄段(16~59周岁)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提供托养服务。
??落实残疾军人和伤残民警抚恤优待政策
落实伤病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和综合性消防救援伤残人员的安置管理、抚恤优待和子女入学等关爱政策,保证他们优先享受普惠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二是促进残疾人充分稳定就业。
??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
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残疾人。
??大力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
??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监察
三是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残疾预防工作
??实施残疾人康复关爱行动
??加强辅助器具适配和服务创新
??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四是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
??搭建残疾人平等参与平台
??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
??加大残疾人法规宣传执行力度
五是凝聚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
??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服务
??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产业
??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
??营造扶持助残社会环境
??推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
《规划》围绕强化保障措施,从健全残疾人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增强基层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实施县域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县、乡、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
??乡镇(街道)普遍建立“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等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集中照护、日间照料、社区康复、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将残疾人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村(居)委会将残疾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加强走访探视,根据残疾人需求协助政府做好集中照护、日间照料、居家服务、邻里互助、安全提示、辅助性就业、社会工作等服务,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
??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推行上门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便利化服务。
建设全市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和服务资源信息库,搭建综合服务智慧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精准”服务。规范残疾评定和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
好消息
让爱无“障” 贴心出行
日前
雷速体育镜潭路、车城路
等8条城市主干道同步施工
新改建无障碍设施近百处
4月6日
镜潭路牛场新村附近
一处人行道斑马线旁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张湾管理所的施工人员
正在开挖人行道上
原本有台阶的部位
通过铺设地砖将其改造成
缓坡式无障碍通道
据了解
在镜潭路、车城路、车西路等一些
较老的城市主干道上
由于人行道增设变化
许多斑马线两端
人行道成台阶状
给残障人士通行带来不便
上月开始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在镜潭路
车城路等8条主干道同步施工
新改建无障碍设施近百处
预计整个工程在本月底完成
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建设水平和便利程度,反映着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和文明风貌。
进一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关爱体系
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
为越来越有温度的十堰点